随着国人健康素养的提高和对牙齿美观的追求,正畸已成近年来口腔健康消费的新潮流。暑期,各地医院的口腔科、正畸门诊迎来了患者就诊高峰,有的口腔诊所还排起了队伍。
暑期正是整牙高峰
《生命时报》记者走访多家口腔诊所发现,“牙套一族”患者占比很大,其中很多是中考、高考后的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前来就诊。记者看到,一些口腔诊所还在门口张贴了暑期宣传海报,突出“免费拍片”“低价促销”“附赠服务”“不满意包退”等字眼。
暑期正畸市场火爆,与正畸的特点也有关系。正畸之前,需要进行初步的口内检查、面部检查,医生还要根据情况拍摄口腔CBCT、头颅侧位片、口腔全景片等。如果患有龋牙、智齿等问题,需要先治疗。一般从初诊到戴上牙套,至少十几天。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暑期时间更灵活,还能在开学前适应初期戴牙套的不适感。“青少年是牙齿矫正的黄金时期。”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原主任、主任医师周彦恒表示,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新陈代谢旺盛,牙齿移动速度较快,牙槽骨还未完全定型,适合进行矫治。
近几年,正畸热度攀升。《2020中国口腔医疗行业报告》指出,牙齿矫治已不再是青少年的“专利”,出于改善口腔健康和面部问题的需求,不少年轻人在工作后会矫治牙。与此同时,正畸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约有11万~12万家口腔诊所,几乎每家都在开展正畸治疗,甚至部分医美机构也提供矫治服务。就北京而言,矫治费用由机构、患者自身情况、耗材、医生技术等因素决定,价格差距较大,费用几千元至几万元不等,疑难复杂病例治疗费用甚至超过10万元。“虽然一线城市正畸市场繁荣,但存在一定乱象,眼花缭乱的项目很可能是瞄准家长的‘焦虑’。”周彦恒说。
鱼龙混杂,维权困难
面对数量庞大的口腔诊所,患者往往在选择时不知所措,更有甚者掉入矫治“陷阱”。在走访某口腔诊所时,今年27岁的小刘向记者讲述了自己正畸治疗的“曲折”经历:大学时在某省会城市三甲医院进行过矫正,但结束治疗后效果并不理想。来北京工作后,在同学的推荐下到某诊所进行隐形矫治,想改善面部轮廓,结果却是越戴越“地包天”,牙缝也合不拢。在做了大量功课、仔细对比不同方案后,才鼓起勇气来专业机构进行“三次矫正”。“类似情况的确存在。”周彦恒告诉记者,我国正畸市场存在几大问题:
“二把刀”医生太多。周彦恒表示,隐形矫治兴起后,很多全科口腔医生都在做正畸。“正畸治疗应该由专科医生来进行,但现在国内正畸医生屈指可数,拥有正规资质的仅有六七千名,缺口极大。”目前,国内正畸市场鱼龙混杂,一些从未接受过正畸专业系统教育的全科牙医、没有执业资格证的人员,都在为患者进行不合规的正畸治疗。业界虽一直呼吁出台专科医师制度,但当前进度还远未达到预期。
被无良商家诱骗。有黑心商家通过“绕开医生做正畸”“7天轻正畸”等营销话术,诱导患者选择非正规诊所矫治;还有的在网购平台公然售卖“DIY(个性化定制)牙套”,让普通人在没有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自行矫正,质量和安全均无保障。消费者通常倾向于价格便宜的一方,但很少有人能了解其中“门道”,给了“黑诊所”可乘之机。不分左右拔错牙的医生、越整越凸的龅牙、矫治完啥也咬不动……不正规正畸带来的医疗纠纷通常难以解决,由于缺乏事故鉴定标准、法律维权证据不足,患者的权益难以维护。
乱收费现象严重。记者在网络投诉平台上搜索发现,正畸的相关投诉主要包括虚假宣传、低价诱导、拒不退款等问题。不少患者都遇到打着“免费正畸”“低价正畸”旗号,但通过其他项目收费的情况;也有人在提出停止治疗、要求退款后,被追收设计费、方案费;还有患者说自己刚开始治疗,诊所就停业“跑路”了。口腔正畸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信息不对称性,消费者对方案设计、耗材使用、治疗费等缺乏了解和判断能力,易被不法商家和经营者欺骗,因此认为口腔正畸市场“水很深”。
规范才能有序发展
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正畸市场还将不断扩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错颌畸形患病人数超过10亿,但2020年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仅310万,市场发展潜力不容小觑。周彦恒解释:“虽然越来越多的孩子、年轻人、中老年人开始积极接受正畸矫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正畸率仍有很大差距。许多人的正畸意识并未被完全唤醒,相当一部分人还未治疗。”据测算,2020年国内正畸市场规模已达到276亿元,未来有望超过2200亿元。
对于飞速扩增又具有较高专业门槛的正畸市场,除了建立正畸专科医师制度,从根源上确保矫治质量的提升,国家还需要多方举措加强监管。周彦恒表示,目前政府和相关行业协会正积极制定完善口腔正畸的标准和市场规范,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的专家们也在着手研究共识;专业正畸医生也要加强科普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正畸和治疗的重要性。
专注矫正产品的爱齐科技中国区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许立告诉记者,规范正畸市场,企业也需加紧发力。首先,利用数字化平台整合连接医生、机构和患者,为矫治提供无缝体验;其次,应从患者和医生的临床需求出发,优化服务方案;最后,基于生物力学、生物材料科学和临床病例等方面,不断创新产品。此外,隐形矫治器是II类医疗器械,企业要为正畸医生提供必要的技术培训、临床教育和治疗支持。
周彦恒强调,想要正畸市场健康蓬勃发展,患者的有效甄别同样重要。一定要在正畸前做足功课、擦亮双眼,确认医生和诊所的资质,慎重选择医疗机构,不要图便宜、盲目跟风。